正月十五元宵节
对中国人来说
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
全家人要围坐一起赏圆月、吃汤圆
寓意家和人团圆
元宵节
是一个关于“家”的节日
来源:人民日报
然而对许多人来说
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
这个元宵节可能会有些遗憾
其实无论团聚与否
我们的心始终和家在一起
今日元宵节
我们想分享给你
15个有关家的故事
来源:人民日报
他们为了更多人的健康
舍弃了小家的团圆
把亲人“借”给了更需要的人
武汉中学生陈琪方是个“医三代”
外公和妈妈都上了医院前线
16岁的她担心得夜不能寐
可她还是对需要帮助的人说:
“哥们儿,挺住!
我把我的外公还有妈妈都借给你了!”
来源:人民日报
大年三十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彭渝
瞒着家人驰援武汉
丈夫得知后
与她在电话里大吵一架
冷静过后,同为军人的丈夫给彭渝发了一条微信:
“你是我妻也是战友,
务必牢记初心如磐,使命在先盼早日凯旋!”
来源:人民日报
大年三十晚上
空军军医大学医生史庆辉
接到驰援武汉的命令
而这天,他的妈妈刚刚出院回家
得知他去了前线
妈妈给他录制了这个视频
“面对疫情,
挺身而出责无旁贷。
虽然有点担心,
但是妈妈坚决支持你。”
正月初七
河南周口市扶沟县人民医院
一线护士刘海燕已经七天没有回家
丈夫带着女儿来到医院门口
给她送饺子
刘海燕只能与9岁的女儿
隔空拥抱
来源:人民日报
这是四川雅安
一位工作在疾控一线的医生
也是一个刚满月的宝宝的爸爸
为了妻子和孩子的安全
他只能隔着玻璃看一眼
来源:人民日报
他们
全家一起在抗疫前线用小家守护着大家
2月4日
绍兴市人民医院隔离病房的走廊上
一对医护夫妻身着防护服相遇
通过声音和眼神
他们认出了彼此
两人互相用手指了指对方后
拥抱在了一起
随后又各自投入到工作中
整个过程不到20秒
1月26日,趁午餐时间
已连续工作48小时没回家的
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徐自强
到相隔不足10米的发热门诊
看望同样在值班的儿子徐秋笔
徐自强隔着防护玻璃用处方笺写下
“秋笔,加油!”
来源:人民日报
2月2日
山西医生王婷驰援湖北
临行前,父亲王卫国与她拥抱
17年前
70多岁的奶奶坐着轮椅
把身为医生的王卫国
送上支援太原抗击非典的战场
17年,父女接力出征
这是一场医者仁心的传承
来源:人民日报
2月2日
山西医生王婷驰援湖北
临行前,父亲王卫国与她拥抱
17年前
70多岁的奶奶坐着轮椅
把身为医生的王卫国
送上支援太原抗击非典的战场
17年,父女接力出征
这是一场医者仁心的传承
烟台民警张凯利
利用吃饭时间
与当护士的妻子臧婉真视频通话
你救人,我守城
全家齐上阵
守卫我们共同的家
一座城,也是一个家
来源:人民日报
在武汉
人们守望相助
等待着樱花盛开的那天
隔离中的城市
绝大部分餐馆都关了门
武汉90后餐饮店老板娘邱贝文和丈夫却坚持
24小时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
一家人连轴转
两天共送出430多份暖心餐
来源:人民日报
武汉菜农秦师傅
听说北京、上海来了医疗队
住在金银潭医院附近的酒店
便骑了40公里的电动三轮
专程送来24箱新鲜蔬菜
45岁的他话不多,
但很质朴:“挑了最新鲜的,不要钱”
“人的生命很宝贵,医生也是”
来源:人民日报
武汉人胡晓红
除夕夜听说要建设火神山医院
立马放弃年夜饭
带着十几名工友连夜赶赴工地
记者问她舍得两个孩子吗?
她说“既然是中国人
哪里需要我们,就去哪里!”
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
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
从来都是一方有难、八方支援
火神山医院里一位军医的防护服上
写着“湖北姑爷”来武汉之前,
他的爱人跟他说:
要告诉湖北的亲人们他来了 “小舅子”“小姨子”们都放心!
来源:人民日报
2月4日
河南嵩县捐助的十万斤大葱
顺利抵达武汉
疫情期间联系不到
机械300多个村民一起到地里
徒手拔了三天
集齐了送给武汉的十万斤大葱 他们说这些没啥
听说武汉有难,想做点贡献
来源:人民日报
汶川地震后
汶川县100多名伤者
被送到武汉免费救治
这一次
汶川县三江镇龙竹村村民
驾车36小时送来100吨新鲜蔬菜
6辆卡车上贴着同一句话:
“汶川感恩您,武汉要雄起”
来源:人民日报
元宵节
或许因为工作在抗疫一线
或许因为与病毒搏斗
或许因为响应号召不出门、不聚集
你无法与家人团聚
来源:人民日报
但是请相信
家,从来不只是一间房子
或者一桌好菜
只要一家人的心在一起
家就在
只要一家人的劲儿往一处使
家就不会散
来源:人民日报
心在一起
便是团圆
为了今后更温馨长久的相聚
我们一起加油!
元宵节快乐!
(来源:人民日报)